如何解决卫星电话室内没有信号的问题?
需要将卫星信号引入到室内
原因二:设备和资费价格昂贵,不能普及,只能是一些土豪的玩具,所以钱景不太好。
原因三:语音质量和传输速度不理想;
通话还可以,数据和传真业务不够理想,所以无法和海事卫星公司争夺船舶市场,船舶市场是话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今天的铱星(iridium):满血复活,一路走来,不容易
铱星公司CEO马特·德希(Matt Desch)表示,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1.2型火箭1月11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铱通信公司的第8批10颗“下一代铱”低轨移动通信卫星,从而结束了“下一代铱”星座的组网发射工作。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10时31分(北京时间23时31分)点火起飞,最后一颗铱星原始卫星将脱离轨道,由二代铱星(Iridium Next)接替全球网络通信服务。
今天的商业航天的人们,一定要读懂、看清这20年前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在这20年里,卫星通信行业总体上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势。卫星电视直播产业覆盖了所有的发达国家和相当多发展中国家。直播卫星数量和频道数量大幅度增长,成为全球航天产业中的主要部分,也促使航天产业成为一个年营收超过千亿美元的、不可忽视的经济部门。卫星互联网接入逐渐成熟;高通量卫星异军突起,容量上以一当十、价格上直逼光纤,让卫星通信直接进入了消费市场。人们对带宽的需求不断攀升,促使Ka频段迅速商业化,并且成为高通量卫星服务的主力。动中通卫星终端从概念走向了成熟产品,大幅度拉低运动中卫星通信的服务价格,惠及了穿行在世界各地的航船与飞机。
今天,人类又一次迎来了小卫星星座的大爆发。这次的星座规模远胜当年,仅仅一网(OneWeb)星座就要发射将近900颗,波音星座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座规模要大一个数量级。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同样不甘落后,两大航天集团和部分民企纷纷提出了百余颗乃至数百颗卫星星座的概念。数十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已经算是保守计划了。根据加拿大北方天空研究公司(NSR)的调查,世界上已经提出的互联网接入星座方案超过20个。如果所有这些星座都按照计划进入部署阶段,那么至少要发射8600颗卫星。如果按照这些方案的上限来部署,则一共要发射24000颗卫星!相较之下,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星座数量上,1998年的那场热潮实在是毛毛雨。
我们看到了“鸽群”星座的发射,也看到了“吉林一号”、“高景一号”的兴起。还是根据北方天空公司的统计,商业航天获得的很大一部分风险投资,都给了遥感星座。
今天的航天:立体化,全球化,物联化,和生活息息相关
最后的呼吁:卫星通信千万别成为后人讲故事的版本,北斗总设计师:孙家栋说,上天容易,入地难,卫星发射了,要实际应用才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